儘管這並不容易接受,但寵物的一生往往是短暫的,尤其是呆萌可愛的倉鼠。當這不幸的一刻真的到來,你又是否知道該如何處理?在講解倉鼠死掉後的禁忌和處理方法前,不如先了解以下倉鼠的平均壽命和死亡前的預兆。

倉鼠平均壽命

綜合而言,倉鼠的壽命平均僅約2至3年,不過不同品種的倉鼠壽命亦可能有些微出入。

以下是一些常見倉鼠品種的平均壽命:

倉鼠品種

平均壽命

沙漠侏儒倉鼠

3至3.5年

敘利亞倉鼠

2至2.5年

坎貝爾倉鼠 (一線倉鼠)

2年

中國長尾倉鼠

1.5年至2年

銀狐倉鼠

1.5至2年

上述有關倉鼠壽命的數據僅供參考,每隻倉鼠的實際壽命或會因應生活環境、飲食、運動量、遺傳基因等有所不同。

倉鼠臨死前的徵兆

當死亡臨近時,倉鼠往往會出現一些和往常不同的症狀,包括:

食量減少

倉鼠的食量會隨著年齡增長而逐漸減少,而隨著死亡越來越接近,倉鼠的食慾會急劇下降,甚至是完全停止進食。

行動不便

倉鼠死亡前,牠們的行動會開始變得遲緩,手腳也會變得異常不便和無力,無法控制自己的身體,因此,牠們絕大部分時間都會靜止不動,只會偶爾慢慢移動。

呼吸困難

倉鼠在快要死亡的時候,呼吸會變得困難,例如是加速或變得不規則。如果你仔細聆聽,可能會聽到牠們急促喘息的聲音。

體溫降低

倉鼠的體溫通常在攝氏35到37度之間,但在快要死亡的時候,它們的體溫會下降,近乎冰冷或冰凍。

感到疼痛

當倉鼠臨近死亡時,牠們或會感到疼痛,從而顯得非常不安,甚至是不斷地挣扎,或者發出痛楚不堪的呻吟聲。

如果主人發現倉鼠出現以上任何一種症狀,應該及早求診獸醫,以確認其健康狀況。如果確認倉鼠即將死亡,主人應該儘可能地給予牠們安慰和支持,讓牠們可以在安詳的環境中度過最後的時光。

3大倉鼠去世禁忌

當倉鼠真的不幸過世,請注意避免以下3大禁忌:

1. 切勿立即當遺體處理

假如你發現倉鼠一動不動,切勿先入為主地認為牠們已經死亡,因為牠們有可能只是進入了「假死狀態」。

當倉鼠長期暴露在低溫環境中時,牠們的身體會自動降低代謝率以節省能量,從而進入休眠狀態。在這個狀態下,倉鼠的呼吸和心跳會減慢,體溫也會下降,恍如真的去世了一樣。

因此,如果你懷疑家中的倉鼠死亡,可以先嘗試用暖風機,或是用放在手心中,慢慢助牠們提高溫度,同時輕輕搖動,以刺激牠們的神經系統,逐漸喚醒牠們沈睡的意識。

2. 不要將遺體長期放在高溫環境下

雖然說溫暖的環境有助假死的倉鼠恢復意識,但若然倉鼠真的死亡,長期暴露於高溫環境下或會加速屍體腐化,導致遺體傳出腐臭味,甚至是潰爛。

一般而言,倉鼠從假死狀態恢復需時約20至30分鐘,如果你嘗試了近一個小時,倉鼠仍是沒反應的話,很有可能就是已經離世,假如你實在不肯定,可以帶牠們到獸醫診所確認狀況。

3. 不得隨意處理遺體

不少人由於不忍心將倉鼠拋棄到垃圾房,或會考慮到就近的公園或花槽挖一個小墓穴,親手安葬倉鼠的遺體。

但原來根據香港法律,任何人在未經批准的情況下,私自處理寵物屍體屬於違法,有可能被罰款HK$25,000及監禁6個月。

「任何人如無合法權限或合理辯解,不得將任何屍體或屠體放置在或安排其被放置在任何街道或公眾地方、任何建築物的公用部分、任何水道、溪澗、渠道、溝渠、水塘或香港水域;及任何政府財產,但如獲得公職人員同意,則不在此限。」《公眾潔淨及防止妨擾規例》

所以,當倉鼠去世時,主人切勿隨意處理倉鼠的屍體,你可以交由食環署轄下的公眾垃圾收集站,又或者是尋求專業的寵物善終公司代理。

倉鼠死掉後該如何處理

如果你的倉鼠不幸去世,可以跟從以下幾點建議:

  • 將倉鼠的屍體放在一個小盒子或塑料袋中。如果你打算把倉鼠埋葬或送往寵物善終公司進行後續處理,請確保把倉鼠妥善包裝好,並確保運送過程中保持乾爽
  • 決定土葬、水葬、火化還是交由食環署,無論你選擇以哪種方法處理倉鼠的屍體,請確保你的處理方法衛生、合法,並且表現出一定的尊重
  • 你也可以製作一些紀念品來紀念你的倉鼠,例如一張照片、一個相冊或一個小吊飾,祝你緬懷和牠經歷過的美好時光

倉鼠離世常見問題

在倉鼠最後的日子,牠們或會變得比平常更加黏人。你可以多加將牠們抱在手心中,並輕撫牠們的頭部、背部等部位,舒緩牠們的不安。

如果你的倉鼠掙扎想離開,請勿強行繼續抱緊牠們,因為每隻倉鼠的性格都不一樣,有的倉鼠可能更希望可以躲在自己的角落中悄悄離開。

倉鼠死後是可能發臭的。

如果你家中的環境比較溫暖,倉鼠可能會在死後約10個小時內開始傳出異味。但在正常溫度下,即攝氏20度左右的環境下,倉鼠遺體可能會在死掉後3天後才開始發臭。

話雖如此,你仍應儘快處理倉鼠死掉後的屍體。

留言區

  1. 自從細個養過倉鼠仔之後,大個就冇養,而家仲記得嗰陣倉鼠死我同妹妹很傷心

發表留言

Discover more from PetGrid

Subscribe now to keep reading and get access to the full archive.

Continue reading